考试
2021-08-04 06:49:34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

题目描述

【题目】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三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根据“(朱熹把《大学》中)‘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可知,受关注社会的儒家传统影响。方式:根据材料无关一中“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可知,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根据“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可知,朱熹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2)主张:根据材料二中“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可知,人人皆有良知;根据“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根据“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知,王阳明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可知,其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3)趋势:根据材料三中“(王阳明的观点)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可知,儒学发展出现了世俗化的趋势;根据“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可知,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出现社会化趋势。认识: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面向大众,联系实际,辩证继承,创新发展。

(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方式: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2)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影响: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3)主要趋势:世俗化;社会化。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