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体系。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他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出现的“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与之前什么朝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材料反映“新皇帝”采取的是什么新的政治制度?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行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3)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

(4)由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1)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西周;分封制郡县制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3)矛盾:君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根据材料一“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材料中的“寡人”指的是秦始皇,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还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蒙恬北击匈奴和修筑长城。(2)根据材料二“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新皇帝”指的是秦始皇,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材料二中出现的“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关,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二分封制的实行、郡县制的推行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根据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4)由西汉皇帝待丞相以礼,到宋代丞相只能站着议事,再到明清“众官皆跪”,可知体现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