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文言文《原谷谏父》,完成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文言文《原谷谏父》,完成小题。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①之。谷年十有五,谏②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捐:抛弃。   ②谏:好言相劝。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负义也                       ②父不从   

③谷年十有五                     ④乃载祖归养 

(2)下列选项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欲捐之

A.下车引之                   B.少选之间         

C.学而时习之                 D.其不善者而改之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汝  何  以  收  此  凶  具

【3】翻译下列句子。

(1)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本文的主人公原谷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在践行“孝道”方面都有过人的智慧。请结合两篇文章分别谈谈他们的智慧之处。

答案解析

选自《二十四孝》            作者:郭居敬              年代:元参考译文: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 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1(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这是违背道义啊。是,这。②句意为:父亲不听他的。从,听从。③句意为:原谷当时是十五岁。有,同“又”。④句意为: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乃,于是。(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例句中“之”的意思是代词,他。A.代词,他。B.助词,的。C.代词,学过的知识。D.代词,指他们的缺点。故选:B。【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故停顿应为:汝 / 何 以 /收 此 凶 具。【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岂”,难道;“捐”,抛弃;“故”,旧的知识;“可以”,可以凭借。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细读本文可知,原谷说“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的意思是:以后也会像他们扔掉爷爷一样把他们扔掉,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这身的做法。而元方是紧扣客人既无信又无礼的事实对于进行批评。据此可作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