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弘扬传统文

题目描述

【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言论出自哪部书?

材料二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哪一项发明?哪一项发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中华新闻网》

(4)依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为什么不能丢掉中华传统文化?概括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

(1)主张:“仁”。原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出一点即可);《论语》。(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指南针;火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丢掉,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丢掉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开辟未来,创新发展。(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4)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来实现这一主张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一言论出自《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指南针;指南针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火药的发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不能丢掉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因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丢掉,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丢掉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开辟未来,创新发展。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