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58:03

下列是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时,搜集到的材

题目描述

【题目】下列是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时,搜集到的材料及探究的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摘编自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并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并分析引起该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解析

(1)基础:根据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是土地;特点:根据材料一“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概括可知,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是等级关系和契约关系。(2)变化:根据材料二“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租形式和租地方式变化回答;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可知答案。(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的主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衰。

(1)基础:土地。特点:等级关系;契约关系(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2)变化:从以劳役地租为主转变为流行货币地租;从庄园转变成为租地农场。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3)主题: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