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22:03:39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

戈尔巴乔夫仍然认为,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革命热情当作经济发展合力”,“工业化一下子把国家提高到一个崭新水平”“这是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

——人民网《全球工业化模式》

材料二: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与苏联分别通过何种道路完成的工业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和材料一中的哪种模式类似?材料二图片说明我国工业化建设中的什么运动?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上世纪70到90年代,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答案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主导、工业革命等方面概括英美与苏联分别通过何种道路完成的工业化。(2)本题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我国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和苏联模式类似。再据材料二图片“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即可回答这是大跃进运动。再从主观愿望和客观错误等方面评价这一运动。(3)本题根据材料三“中国开始改革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指出从上世纪70到90年代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1)苏联:由国家主导开展五年计划。英美: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开展工业革命。(2)苏联工业化模式。1958年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党和全国人民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造成1959—1961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的重要表现。(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