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09:10:39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导致战争的因素依然存

题目描述

【题目】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导致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让我们共同总结历史的教训,关注世事风云变幻,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其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是哪场战役?图二事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哪一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材料二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看做是西方“冷战”的第一枪。

(2)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随着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哪一世界格局逐渐形成?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3)材料三说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四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4)根据材料回答,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方案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图一人物“斐迪南大公”可知,1914年,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的街道穿过围观的人群,遭到枪击遇刺身亡,这就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此事件的爆发,给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战争找到了借口,因此,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二小问,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第三小问,依据图二信息可知,这是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第四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地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并取得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分别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正式开始。1947年,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向西欧17个国家提供了共130多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了美国对苏“冷战”的轨道,这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成立北约,形成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遏制苏联。苏联于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形成,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3)材料三说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发展趋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依据材料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可知,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3)多极化趋势(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