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率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即可)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南京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4)1980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课本所学,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与材料一相符。(2)依据课本所学,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内容有一些调整,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3)依据课本所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式的变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许多突破性历史事件,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4)依据课本所学,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依据课本所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外交史是一部血泪屈辱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对外关系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