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登路寝①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②,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③,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④。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⑤。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⑥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而不免于罪,婴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路寝:台名。②陛:帝王宫殿的台阶。③足以便生:够用就行了。④节于身,谓于民:自身省力,又教育了百姓。⑤璇室玉门:华丽的宫室。⑥顷宫:巍峨的宫殿。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忿然而作色,不说_________     ②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

【3】晏子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释文言实词,要在了解句意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分析其意义。①句的意思是“气愤地变了脸色,不高兴”,因此“说”通“悦”,是“高兴”的意思;②“诚”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有a.真诚,真心;b.实在;c.果真,如果。根据句意判断“诚”应该是“实在”的意思。【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并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  “补”的方法,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词达句顺。注意句中“节”“高”等字词的解释。【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解答本题,要通读文段,文段的主要内容是齐景公在感觉台高时责备修筑台的人,然而他却忘了这是当时自己的命令,晏子通过夏桀、商纣的例子来劝谏君王要爱民惜才,以维持社稷。译文:景公登路寝台,不能登到顶端,就坐在台阶上休息,气忿地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谁修筑的这高台?登看太让人劳累了!”晏子说:“您如果想节省体力,就不要让人修这么高;既然让人修这么高,就不要怪罪修建的人。现在修高了,跟着就给加上罪名;修低了,也跟着给加上罪名,我冒昧地问一句,这样使役人,可以吗?古时候君主修建宫室,是为了便于生活,不是为了用来享受。所以他们能节省体力,勤于民事。到了夏朝衰微的时候,它的君王桀背弃了为君的德行,修建了以美玉为材料的宫室门户。商朝衰微的时候,商的君王纣修建了顷宫灵台。修得低矮的有罪,修得高大的有赏,因此他们自身都遭到了祸害。现在您的情况是,修高了也有罪,修低了也有罪,这比夏、商的君王桀、纣还厉害。百姓精疲力竭,但仍避免不了罪名。我担心国家将有覆灭的危险,您也不能享有齐国了。”景公说:“您说的好,我自己知道修建路寝台确实劳民伤财,我不但认为百姓修成了没有功劳,跟着又埋怨他们,这是我的罪过了。假如不是先生您的教诲,我难道能够保持国家吗?”景公于是下了路寝台,拜了两拜,不再登上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