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摘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命蜀守李冰壅(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他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顺应了急剧变革的历史潮流。

完成下列要求:

(1)请写出材料一中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代表名称。他们人工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工程的名称,并依据材料概括其作用。(不能照抄原文)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材料中“他”“重农桑”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答案解析

(1)原始居民:河姆渡人。农作物:水稻。(2)工程:都江堰。作用:运输;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任一点)(3)标志: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4)经验: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工具和技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农业政策等。(任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代表是生活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他们人工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2)结合所学知识,“蜀守李冰壅(堵塞)江水作坝”可知材料二中工程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依据材料”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可知其作用包括:运输;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3)据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据材料三“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可知材料中“他”的是在秦国变法的商鞅。其“重农桑”的具体措施是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4)结合上述材料,依据都江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商鞅变法等史实,可以得出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工具和技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制定符合现实需要的农业政策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