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4:26:44

2004年8月15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

题目描述

题目

2004年8月15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网民的投票中认为不合理和合理的得票比例为悬殊的90.85%对0.45%。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那些既无公家车可坐,亦无私家车可开,天天坐着公共汽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甚至只靠两只脚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为生存奔波的最广大的民众,会有几人出现在这90.85%或者0.45%中间? 下列陈述,不能从文意中得出的是(    )。
A:在网络话语中,少数人的意见往往可以被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
B:作者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是不合理的
C:网络所反映的民意难言是真正的民意,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D:作者对“机动车负全责”条款采用网络调查这种方式进行持否定态度

答案解析

文段首先陈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网络上认为合理和不合理投票数差距悬殊。接着作者发起反问,表达了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采用网络投票方式的质疑。B项属于无中生有,作者并没有表达出认为“机动车负全责”条款是不合理的态度,只是否定网络调查的这种方式,B项不正确,故B项当选。 A项,由文段首句“新浪网上《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负全责”条款在网民的投票中认为不合理和合理的得票比例为悬殊的90.85%对0.45%。”可以看出,该条款的实施是遵从了少数人的意愿,故A项正确,排除。 C、
D项,后文反问“天天坐着公共汽车或者骑着自行车甚至只靠两只脚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为生存奔波的最广大的民众,会有几人出现在这90.85%或者0.45%中间?”,可以看出,网络调查并不能完完全全真实反映民意,因此作者对这种方式持否定态度,同时对该条款的可靠性也通过反问来表示质疑,故C、D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答案: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