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9:22:25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主席曾说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表格中列举的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小何在某杂志的环境专栏上看到的一些信息,请写出他们所体现的国情国策知识。

信息

国情国策知识

吴某在无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从事刀具表面除油加工业务。为了节省成本,他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倾倒在厂房外的泥土地里。经取样检测,其化学需氧量超标11.6倍。经南京市溧水区环境保护局认定,上述废水属于致命级危险废物,将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1)

2019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强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不能无休止的向自然索要,要让子孙后代能遙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2)

2019年6月20日,重庆市委印发《重庆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一2020年)》,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给重庆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环境利益和生态效益。

(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属于观点提炼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1)中“为了节省成本,他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倾倒在厂房外的泥土地里”,体现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述废水属于致命级危险废物”,体现污染环境的行为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中“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不能无休止的向自然索要”,体现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体现我国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坚持可持续发展。(3)中“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体现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给重庆老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环境利益和生态效益”,体现重庆市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污染环境的行为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坚持可持续发展(3)①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②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的生态环境最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