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5:57:44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题目描述

【题目】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问:读材料,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可以看出,1952年,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仅达到20%;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超过90%,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联系1952—1956的史实,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