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世纪,有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领导了中国的

题目描述

【题目】    20世纪,有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救国篇)

材料一:“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族的人便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族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即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批判革命党内片面“反满”思想的讲话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了什么革命?建立了怎样的国家?“恨害汉人的满洲人”的实质是什么?

(建国篇)

材料二:“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什么重要文件?这一文件有什么重要作用?

(富国篇)

材料三:“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邓小平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4)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位伟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辛亥革命(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民主革命亦可)资产阶级共和国(答中华民国亦可)反对清王朝反动统治(答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或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亦可)(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答《共同纲领》亦可)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意思相近亦可得分)(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4)民族的独立自主;国家的富强民主;社会的文明和谐;人民的自由幸福

(1)由材料一“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族的人便排斥他”可知,本材料描述的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之一民族主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恨害汉人的满洲人”的实质是反对清王朝反动统治。(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直到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才出现。(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推行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邓小平领导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富强之路。可见三位伟人的共同追求是:民族的独立自主;国家的富强民主;社会的文明和谐;人民的自由幸福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