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

题目描述

【题目】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而习近平曾在《世界邮报》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40年

45

20

11

12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5

36

16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三: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西方当代史学家

请回答:

(1)认真阅读材料一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与英法等国激烈争夺殖民地,最终引发了哪一事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独特实验是什么?面对经济一团糟的状况,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它“新”在哪里?美苏两国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对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联合的表现。

(5)通过探究以上问题并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答案解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国领先其他国家(1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3)形成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实行五年计划)(1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美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分)(4)振兴经济,避免战争(1分)成立欧共体(或欧盟)(1分)(5)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用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争端。(言之有理即可)(1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最快原因的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在电力技术的前列,美、德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动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3)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三的“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它确实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可知苏联进行的独特实验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因为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20世纪40年代上半期,美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从材料四:“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振兴经济,避免战争。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5)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但依然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存在。因此,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用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争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