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很多古代的诗歌和谚语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能够帮助

题目描述

【题目】很多古代的诗歌和谚语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能够帮助我们多角度地认识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节选自杜甫《忆昔》

材料二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节选自岳飞《满江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诗中描述的是哪一个著名的盛世?缔造这一盛世的君主是谁?这一盛世被哪一场动乱终结?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靖康耻”代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匈奴”指哪一个民族?想一想,历代百姓为什么如此的尊崇岳飞?

答案解析

(1)盛世:开元盛世君主:唐玄宗    动乱:安史之乱(2)政策:重文轻武原因:防止武将专权(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3)事件:金灭北宋(靖康之变)民族:女真原因:精忠报国,爱护百姓(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信息“忆昔开元全盛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清明、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2)根据题干“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因而当时的武将发出这样的感叹;根据所学知识,重文轻武政策出台的原因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3)根据所学知识,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靖康耻”来源于北宋灭亡的事件靖康之变;这里的“匈奴”是指女真族;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精忠报国,爱护百姓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