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请回答:(1)材料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2)李济深对国民政府下讨伐令持什么态度?归纳他所持态度的理由。(3)“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2)态度:反对(否定、不赞成、指责、抨击)。理由:发动事变是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主张深得人心;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抗日呼声高涨;张、杨多次劝谏遭斥,被逼事变;处量张、杨违背民意;不愿内战再起。(3)影响:扭转时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第(1)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汉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张学良;而“迫以兵谏、1936年12月”这些关键词又可以告诉我们,此事件指的就是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第(2)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这句话告诉我们,李济深对国民政府下讨伐令持反对(否定、不赞成、指责、抨击)的态度;由材料中的“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可以得出李济深的理由之一是:张学良发动事变的原因是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由材料中的“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可以得出李济深的理由之二是:抗日主张深得人心;日本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抗日呼声高涨;张、杨多次劝谏遭斥,被逼事变;处量张、杨违背民意;不愿内战再起。第(3)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扭转了抗日时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