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6:18:33

(不定项选择)“863计划”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过程说明()。

题目描述

题目

( 不定项选择 ) “863计划”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过程说明(    )。
A:具有“上书”模式特点
B:民主集中制
C:高层领导批示发挥了关键作用
D:具有外部动员模式特点

答案解析

A、
D项,根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 1.关门模式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2.外部动员模式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员模式里,定下一项议程后,决策者千方百计设法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是一个先有正式议程、后有公共议程的过程。 3.内参模式的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形形色色的智囊们通过各种正规和不正规的管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列入决策的正式议程。 4.借力模式是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 5.上书模式是指给各级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申述之类的行为。在内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但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 6.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 从题干“863计划”进入政府政策议程,是中国的科学家们先向邓小平同志提交了一份《建议》,具有“上书”模式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当选。 外部动员模式是决策者先提出议程再争取外界支持,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民主集中制是要使民主和集中二者辩证地统一。在政治上,围绕着共同的目标,使各方面的意见得以充分发表,然后对其中科学的符合实际要求的东西,通过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题干中“863计划”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过程并没有体现出民主集中制,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863计划”在制定过程中,“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意见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批示引起中央领导层的重视。”体现出高层领导批示发挥了关键作用。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AC选项。

答案:A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