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人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

题目描述

【题目】古人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 人不学“礼”、不懂“礼”,缺少社会礼仪知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以“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为内容的“三礼”教育和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

(1)我们为什么要对人讲礼貌?(答出三个方面)

(2)对人讲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反思一下自己在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列举两点即可)

 

答案解析

(1)①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如果对人不讲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②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3分)(2)语言文明(1分)、态度亲和(1分)、举止端庄(1分)。(3分)(3)语言粗鲁、态度傲慢、衣着不整洁等。(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礼貌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运用。只要围绕礼貌是尊重的表现,礼貌对人际交往和道德修养以及社会风气和国家民族的尊严等方面的作用回答即可。(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对人礼貌的基本表现,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根据教材知识,从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等三个方面回答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文明行为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