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

题目描述

【题目】    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 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 决。

材料一:“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二:“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八年级教材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小明在网页中把材料二的图、文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材料二中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一事件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什么?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 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什么?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此公报的名称是什么?此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2)“历史性的握手”。 (3)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改变世界的一周”;两国结束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4)中美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或《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反映的是万隆会议;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依据材料二中图文反映的都是尼克松访华时与周恩来的握手,小明在网页中把材料二的图、文组合到一起,帮他拟定的恰当的标题是历史性的握手。 (3)依据材料二中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这一事件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 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两国结束长期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4)依据材料三信息“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和所学知识回答此公报的名称是中美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或《中美建交公报》;此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中美建交标志着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