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

题目描述

【题目】    不断创新学习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1)材料一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向“老师”学习了什么“先进才智”?

材料二:希腊人以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希腊的文化成就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2)古希腊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古希腊文化辉煌灿烂,层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请就文学、哲学两个方面各列举一例。

材料三: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湮没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大化改新主要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任一点即可)(2)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文学:《荷马史诗》,哲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其他符合题目即可)(3)沉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及时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固步自封。(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制势力强大,政局混乱。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新上台的天皇颁布了改新诏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是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转移到希腊半岛,出现了迈锡尼文明。这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荷马史诗》。在哲学方面的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3)根据材料“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沉醉已有辉煌成就,不及时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固步自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