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

题目描述

【题目】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判断为犯罪行为的依据是什么?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答案解析

(1)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本问考查正确认识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较轻,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严重,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结合题文中丁某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去卖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参与打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成重伤属于犯罪。(2)本问考查正确认识犯罪的特征。根据所学知识,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3)从题文中丁某违法犯罪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学生可从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角度组织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