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1:58:34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北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人教网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

材料二“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魏书》

材料三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材料四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漫画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四,简要指出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等,把握到以下方面: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以及北魏统治危机四伏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由材料“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可知北宋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3)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所以成功在于措施正确,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愿望;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王安石变法失败在于保守势力强大,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利益的情况。

(1)社会问题: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2)社会问题:北宋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财政困难。(3)原因:北魏:措施得力,顺应历史潮流。北宋:保守势力强大,新法的某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