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穿出时代变迁
题目描述
【题目】服装穿出时代变迁
随着改朝换代以及时间的推移,中国服装不断地出现新式样,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体现着时代特征。
(1)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古代平民的服装材质由以麻质为主转变为棉质,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山装因孙中山提倡而得名。20世纪20年代末,它被民国政府确定为札服之一。中山装款式中蕴含着当时崇尚的政治理念: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前襟五个纽扣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上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两个倒笔架形的胸袋盖则象征着崇文兴教。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
(2)依据上述这组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 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①中山装为服装的一种,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
②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 )
③中山装问世后成为全世界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
④中山装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 )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日本使者答里麻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日本历史上服饰的两次变化源于哪两次改革,分别向哪些地方学习?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说出中国人服装发生变化的背景。
(5)就新闻报道中说到的“汉服回暖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服装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服装简朴,时代特征是经济重心南移反映的朝代是宋元时朝;古代平民的服装材质由以麻质为主转变为棉质,主要原因是棉纺织技术进步;棉纺织品舒适性高。(2)①根据“中山装因孙中山提倡而得名”可知,①说法正确。②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未涉及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③根据材料“它被民国政府确定为札服之一”等信息可知,中山装未走向世界,故本题说法错误。④根据材料“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可知,本题说法正确。(3)根据材料“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可知,第一次变化源于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向当时的唐朝学习;;根据“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可知,第二次变化源于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向西方欧美社会学习。(4)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服饰由简朴,单调到五颜六色,款式多样的原因是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与世界潮流接轨。服装款式越来越多。(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汉服回暖现象”是传承传统文化,反映了现代审美多元等。
(1)①繁荣与开放②宋元 棉花种植范围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棉纺织品舒适性高(答出任意一点)(2)正确未涉及错误正确(3)第一次变化源于大化改新;第二次变化源于明治维新。 大化改新是向当时的唐朝学习;明治维新是向西方欧美社会学习。(4)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世界潮流接轨。(任意两点)(5)结合传承传统文化、审美多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合理解释都可以得分。
相关试题
公民有权到环保部门查询当地的环境政策或环境状
(单选题)关于数据和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韩红是国内流行乐坛不可多得的创作型唱将,她的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指
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相同点是:
材料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下列哪一位不属于八大后探索时期的先进人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专业技术
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
背景 某工程基坑深8m,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是哪条河流?
在精馏操作中,严重的雾沫夹带将导致塔压的增大
为何要进行工程地质长期观察工作?
某安装公司2014年10月发生施工材料费用7
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
人流后也要坐月子吗?
1972年,华润的战略方针是_______。
规范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行为,要求做到()。
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运动性腹痛多位于左下腹。
琼脂中含有(),这种化学物质放在幼苗上,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