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回答以下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请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见下图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所示的史实,分别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大失误?
材料四 下图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0年后粮食人均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5)纵观建国以来的农村政策变革,你有何感悟?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变成集体所有制(或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5)制定农业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1)根据材料一“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贫农、中农占全国人口的85.5%,只占有45.2%的土地,14.5%的富农、地主却占有54.8%;到1954年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才提高。可知,与土地改革相关;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业走合作化的道路,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因此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事件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由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变成集体所有制。(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粮食亩产三万多斤”、图二“建立人民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严重曲折”。因此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两大失误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根据材料四“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可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因此1980年后粮食人均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纵观建国以来的农村政策变革,我们认识到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要关注民生,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要实事求是,符合客观规律等。
相关试题
5585下面关于小熊猫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9
最通用的焊接方法有( ) 。
1、施工单位由于重大误解,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将
(单选题)下列HTML标记中,()没有结束符
(单选题)女患者,30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
126、启动气相色谱仪时,若使用热导池检测器
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离不开电视人的创造力,而这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
2014年5月2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审通过
预制桩叠放层数不应超过()层答案?
可以表示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0MP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等高线有哪些特征?
你的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这类
LOW工作站
维护级账号的默认权限包括: ()
在海图上,船舶的航向和物标的方位都是以罗北
检测机构对检验报告所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
期货公司的交易软件、结算软件供应商拒不配合国
重流管道上力的检查井,应设在哪些位置?检查井
下列不属于TRIZ理论的来源使用工具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