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读史有感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读史有感题: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不断探索强国之路。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19世纪中下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写出两次即可)

(2)材料二中“从器物层面探索强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然而,这个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请分析形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二中“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两个代表人物?

(4)在探索富强之路上,国人前进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更是坚定的,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好的强国之路,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解析

(1)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事件:洋务运动   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事件: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  (4) 代表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4)建议: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多方面回答

(1)根据材料“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又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19世纪中下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任选两次即可)。(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其中,第一阶段: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进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他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其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根据材料二及上述分析可知,材料二中“变法”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在探索富强之路上,国人前进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更是坚定的,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好的强国之路,对此建议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