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1:46:48

材料一  (父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通读古文经典。他一生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父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通读古文经典。他一生三次重大游历:

(1)二十壮游之旅,南游长江、淮河地区,登上会稽山,考察大禹墓地;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寻访孔子遗风;到了陈胜、刘邦和韩信等人故乡,仔细调查他们事迹……

(2)不久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几年后)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今天四川南部),往南经云南、贵州一带,途中了解西南一带的情况。

(3)司马迁曾多次跟随汉武帝出巡关中、关东,大河上下,他沿途注意发信黄帝炎帝的传说、以及寻找夏商周三朝、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等前代资料。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

材料二司马迁盛言:“陵(李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完成对《史记》撰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替李陵辩护的原因。为什么说《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答案解析

试题(1)根据材料一“(父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迁十岁通读古文经典……”、“他一生三次重大游历……南游长江、淮河地区,登上会稽山,考察大禹墓地;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寻访孔子遗风;到了陈胜、刘邦和韩信等人故乡,仔细调查他们事迹……了解西南一带的情况……注意发信黄帝炎帝的传说、以及寻找夏商周三朝、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等前代资料。”结合所处时代,可以从司马迁的家世背景、亲身实践经历、个人性格、西汉汉武帝时的时代背景等角度进行作答。(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陵(李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可以从李陵的个人品行、国家情怀、惨遭诬陷等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故可以从《史记》的体例、特点、史家的秉笔直书的精神角度进行作答。

(1)原因:搜集历史资料,考查大量历史遗迹、采集民间传说、考察风俗、采访求证,调查历史细节,为以后撰写《史记》打下坚实基础;平稳的政治环境和大一统时代为他营造宏大、宽松的成长环境及自由向上的心理趋向;生于史官世家,有修史的责任感。(2)辩护原因:李陵孝顺、诚信;奋不顾身来解救国家之难;作战勇敢但遭诬陷。典范原因:注重史料的真实(反映最真实历史),以史为鉴,显示史官秉直书的精神;创立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奠定了史学的独立地位。(答出任意一点给3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