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改难致治。今所任用,改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
材料二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科举制的演变
时间
事件
1888年
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戊戌政变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
清延实行新政,各地官吏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
1904年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科举考试虽未废除,但已改八股为策论。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唐太宗的人才观,结合所学指出他对于科举制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说明北宋中期在人才选拔上存在的弊端;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对科举考试进行的改革。
(3)依据材料三,概括科举考试在近代出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用非其才,改难致治.今所任用,改以德行、学识为本”从用人与治国送给及用人标准进行阐述即可;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并且完善了科举取士的制度。(2)一问弊端根据材料二“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从注重诗赋的记忆及注重科名资历进行概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对科举考试改革内容中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等实用知识;(3)一问趋势根据材料三“设算学科……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以时务策命题”可知增设的学科门类更加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更加突出实用性;二问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从西学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新政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阐述。
(1)人才观:唐太宗认为用人与治国好坏密切相关;用人以德、学识为准;贡献:提高进士科地位,完善科举制度.(2)弊端:人才选拔注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注重科名资历;改革: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3)特点:趋于实用.原因:西学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的推行
相关试题
6701【习题】人才工作都是围绕着()做服务
【单选题】 关于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宪法规定
4030课程中,黄老师讲了哪些因素造成了不确
[多选] 下列关于所得税的列报说法中,正确的
理想在实践中化为现实,必须要()
(单选题)关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单选题)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不宜采用的治疗方
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齐名,人称&am
据不完全统计,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截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股东人数
我国实体法律部门包括()
置换作业时,设置临时放散管,其高度应高出地面
1996年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超市是()
注射剂处方中加入焦亚硫酸钠是因为它可以()。
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
集体谈判的特征不包括( )
处方写延胡索应付()
甲为某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该合伙企业中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以()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