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面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影响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应填空(不得照抄材料)。
类别
措施
积极作用
经济
①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
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力,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军事
奖励军功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三 上(汉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上曰:“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纪》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共同认识?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使西汉迎来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四 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迁到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北方人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五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 《晋书·食货志》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铁制农具, 牛耕。 (2)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共同认识: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局面:“文景之治”。 (具体答出“文景之治”的表现:汉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也可给分)(4)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 带去先进生产技术。(5)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社会改革。
(1)观察材料一的两幅图片“铸造铁制农具示意图”“山西出土的‘牛尊’”及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据题干表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表格内容体现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确定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所以①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是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据材料三“上(汉高祖)于是约法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夫农,天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体现了以农为本。由此采取的治国政策使西汉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4)根据材料四“北方人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南方劳动力;带去先进生产技术。(5)综合以上材料可知,正确的经济措施、执政者的重视、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有效的社会改革是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关试题
2969【习题】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不授予
6958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20全国交通安全日是____。1704
2241 属于精神卫生二级预防范畴的是A.对
各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根据账簿记
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都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其差
(单选题)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有关规定,国
清明时节,江南地区的风俗是吃哪种特色美食?
“精准扶贫”提出四年来,我国每年减贫幅度达到
12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单斗挖掘机向矿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当实际收到的款项大于发行股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
24、检验抽查的样品由被检验人有偿提供。 [
银行业务中不存在信用风险的业务是( )。A信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轧辊直径的增加,
煤气检测的作用是什么?
下列项目哪项属于牙周疾病的三级预防()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汽车往返甲、乙两地之间,上行速度为30公里/
团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和特殊原因,连续三个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