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9:50:11

开放,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旋律。阅读材料请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开放,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旋律。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

——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

材料四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共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它的起点是哪儿?为它的开通作出关键贡献的人物是谁?经过这条通道诞生于古印度的哪一种宗教传入我国?

(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为“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在接见古丝路国家印度的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

(3)材料三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请列举1984年在江苏境内设立的两个沿海开放城市。

(4)依据材料四,请对我国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提一些建议。

答案解析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西汉末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1953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根据材料三“199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连云港、南通等14个沿海城市,其中在江苏省的有连云港、南通。(4)根据材料四“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了联合公报。”可归纳出推进国家间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要推动经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等等。

(1)丝绸之路;长安;张骞;佛教;(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连云港、南通。(4)推进国家间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推动经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等等。(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