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0:08:45

下列对课内诗词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题目描述

下列对课内诗词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长亭送别》写张生进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的离愁别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
B.《蜀道难》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
C.《琵琶行》里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描写了琵琶曲终的寂静场面,正面突出了乐曲的感染力,同时也写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
D.《虞美人》和《雨霖铃》两首词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虞美人》描写的实景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虚景是“往事知多少”“雕阑玉砌应犹在”。《雨霖铃》上阕实写,下阕虚写。

答案解析

解析同上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是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B项,“哀怨”错误,《蜀道难》开篇以三个叹词,叹山之高和难,气势雄浑。故应改为“雄浑”;C项,“正面”错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以周围环境侧面衬托音乐的感染力,故应改为“侧面”;D项,“《雨霖铃》上阕实写”错误,《雨霖铃》上阕的“念去去、千里烟波”一句是虚写。故选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