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4:07:26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民本思想又是什么

(2)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他对君民关系做了怎样富于民主色彩的论述?其人性论观点是什么?

(3)汉武帝后儒家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与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有密切关系。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是什么?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什么样的处世标准?

(4)两宋时期,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其代表人物二程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朱熹所著何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课书?

(5)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儒学发展出现新迹象。其中哪一位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在经济上的主张是什么?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主张主要有①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忠恕之道”);②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举贤人”;“内圣外王”。③伦理思想:“礼”,“克己复礼”;④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等;⑤对鬼神敬而远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核心是仁,民本是以德治民。(2)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思想主要有①伦理思想:“性本善”;②政治思想:“仁政”;君轻民贵。然后结合问题回答。他对君民关系方面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人性论方面提出了性本善的主张。(3)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从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回答即可。第二问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标准。(4)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为四书五经做注,即《四书章句集注》。(5)本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思想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地批判。他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基本的思想主张。

(1)仁以德治民(2)民贵君轻性本善(3)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三纲五常(4)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四书章句集注》(5)黄宗羲工商皆本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