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分析、问题探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题目描述
【题目】史料分析、问题探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的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贵国皇帝树立友谊,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则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材料三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1)研读材料一,与英国平等的通商建交请求相比,两总督土呈的译文体现了怎样的外交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从解读材料视角的不同,简析两位教授对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你认为《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申报》的祝词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答案解析
第一小问“理念”依据材料一中“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晚清社会史实从政治、经济和外交等角度思考回答。结合材料从二位史学家的结论出发,依据所学从史观的判断回答。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三中“只有3则,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等信息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时代要求”依据材料中“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并联系民族独立的知识回答即可。
理念: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不平等外交原因: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与落后性;对外交往上的闭关锁国。(2)两位教授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持的史观不同。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它是反抗侵略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它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3)态度:从漠视、非议到认同、赞赏。时代要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民生发展、国家富强。
相关试题
[单选] 用于将计算机网卡与局域网或同ADS
[多选] 信贷业务岗职责包括 ( )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
2046、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
下图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肺泡管的主要特征是()
可以计入物业服务成本或物业服务支出的费用是(
目前,环地中海地区大量生产水果、蔬菜、花卉等
塑料衬里管道的施工宜采用( ),翻边处应进
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一般包括哪些方面?
中包使用绝热板包衬可延长其寿命。
《堂吉诃德》的体裁是()
张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个人住房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通常采用()进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场所发生液体或气体类火灾时,
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材料买价、采购费用、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