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对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区域文明的融合与发展。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 对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区域文明的融合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杨洁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

(1)据材料一,指出图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此后,逐渐形成的沟通欧亚的交通道路是什么?指出图示中的A点是哪座城市?

(2)据材料二,指出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知识交流之路”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哪一宗教在汉朝时经此通道传入中国?

(3)据材料三,指出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长安(2)促进了商品和知识的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佛教(3)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材料一地图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图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张骞通西域。此后,逐渐形成的沟通欧亚的交通道路是丝绸之路;图示中的A点是长安。(2)根据材料二“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知识交流之路”,促进了商品和知识的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佛教在汉朝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3)根据材料三“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目的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