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党和政府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庄农户构成变化(单位:户)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1)材料一中李庄农户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执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行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2)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实施后,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3)材料三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什么重大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改意义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第一问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53年相对1948年贫、中农数量减少、地主数量为零等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李庄农户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党在1950—1953年农业上执行了土地改革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知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第一问依据图表中的信息1953年—1956年农业生产总值连续增长,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采取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先后发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由此可知农村土地所有制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第一问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1978年、安徽凤阳、分田到户”,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在农村的重大决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由此总结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