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27:10

有学者在评价宋朝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

题目描述

【题目】有学者在评价宋朝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作为最高领导,看问题不免带有很大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中央曾增设“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

——改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我国的四大发明,到宋代已全面成熟。……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用来印刷佛经、书籍。宋时雕版印刷已十分精致,流传至今的许多精美的宋版书都是雕版印刷的。宋代印刷术上的更大成就是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然后把许多字固定在一铁板上,用来印刷,可反复使用,简便易行。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中央官制形成“三权鼎立”局面的表现,并分析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写出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及其年代(或年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意义。

 

答案解析

(1)措施:从材料“宋代为了削弱相权,中央曾增设‘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联系所学可得答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目的:联系所学知识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形势是君权逐步加强,相权削弱直至废除相权去回答。(2)作品:根据所学答出《金刚经》。时间是868年。意义:从材料“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然后把许多字固定在一铁板上,用来印刷,可反复使用,简便易行。”再联系所学可得答案: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1)措施: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目的: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作品:《金刚经》。时间:唐咸通年间(或868年)。意义: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