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儒学与古代科技

题目描述

【题目】儒学与古代科技

材丰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其提倡的“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灾难与厄运)……”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①《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②古代中国医学、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

③古代农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据材料指出,“仁”的思想在《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中分别是怎样体现的?(照抄材料不给分)

 

答案解析

(1)①B②A③B④C (2)《伤寒杂病论》治病救人符合儒家“仁爱”思想;追求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是仁德的表现。《齐民要术》利于农业发展《齐民要术》体现重农或民生为本的想,符合儒家的“仁政”思想。

(1)依据材料“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和“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的信息可知,①《伤寒杂病论》和《齐民要术》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的结论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故选B;依据材料“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 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的信息可知,②古代中国医学、农学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这一结论符合材料的内容,故选A;依据材料“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仁政”“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的信息可知,③古代农学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这一结论违背了材料的内容,故选B;依据材料“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的信息可知,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一结论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2)依据材料“《伤寒杂病论》中说:“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灾难与厄运)……”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和“《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治病救人符合儒家“仁爱”思想;追求医学知识的精益求精是仁德的表现;《齐民要术》利于农业发展《齐民要术》体现重农或民生为本的想,符合儒家的“仁政”思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