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张謇、荣氏兄弟、卢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艰难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等著名企业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通州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创办了大生纱ㄏ、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等20多个企业。…据统计,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

——摘编自童超《中国通史》、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二  1926年6月,卢作孚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1938年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或“东方的敦刻尔克”。

——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

材料三  1947年(72岁),荣德生在无锡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即今日江南大学的前身。他建立了大公图书馆、大量学校、工厂、保护名胜古迹、修缮了开原寺、东林书院等古建筑,到处造桥铺路,修建梅园、锦园等休闲场所。无锡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荣德生居功至伟。1948年,国民党战败,许多人逃往台湾或国外。但荣德生决定留在大陆,继续发展建设自己的家乡。

——摘编自慕和《荣德生小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社会热潮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宜昌大撤退”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出荣德生先生为发展家乡做出的贡献。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这批企业家身上具有何种情怀?

答案解析

(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建立后采取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实业救国的思想;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东部沦陷。抢运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抗日战争的战略产业建设;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内迁,保住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有利于恢复战时大后方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保存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3)资助教育;保护文物古迹;修路造桥;支持家乡经济建设等(4)家国情怀或爱国情怀

(1)根据材料一“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社会热潮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其出现的原因有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建立后采取的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根据材料二“1938年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东部沦陷;它的意义是抢运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抗日战争的战略产业建设;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内迁,保住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有利于恢复战时大后方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保存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3)根据材料三“1947年(72岁),荣德生在无锡创办了私立江南大学,即今日江南大学的前身。他建立了大公图书馆、大量学校、工厂、保护名胜古迹、修缮了开原寺、东林书院等古建筑,到处造桥铺路,修建梅园、锦园等休闲场所。无锡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荣德生居功至伟。1948年,国民党战败,许多人逃往台湾或国外。但荣德生决定留在大陆,继续发展建设自己的家乡。”可知,荣德生先生为发展家乡做出的贡献有资助教育;保护文物古迹;修路造桥;支持家乡经济建设等。(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可知,这批企业家为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爱国情怀或者家国情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