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下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  文物图片资料

图1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2 半坡出土的纺轮

图3  河姆渡猪纹陶钵       图4  稻谷遗存

(1)考古小专家:请你观察上图所示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6

(2)记忆小能手: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两幅房屋图中建筑的名称,并判断这是哪两个原始居民的房屋。

(3)分析小智囊:请试着说出这两种房屋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图1:半坡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彩陶,并在上面绘上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图2:半坡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图3:河姆渡人已饲养猪等家畜。图4: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即可)(2)图5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6是干栏式房屋。分别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3)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原因: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图一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半坡遗址说明半坡人学会制造彩陶;彩陶上的鱼纹说明他们会捕鱼;在上面绘制图案也能体现原始审美观点。图二的纺轮是纺织工具,说明半坡居民已会纺织、制衣;图三陶钵上的猪纹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学会饲养家畜;图四中的稻谷说明我们的远古居民已经学会种植水稻。(2)根据所学可知,图5是半地穴式房屋,图6是干栏式房屋,从结构上看,图5适合北方干燥、寒冷的环境,图6适合湿润多雨的南方,所以图5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图6是河姆渡远古居民的房屋。(3)第一小问,根据两种房屋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可知,半地穴式的房屋一半位于地下,可以保暖放寒,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有利于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因为半坡和河姆渡分别位于黄河和长江流域,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截然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第三小问,不同地区的人民根据不同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建造了不同类型的房屋,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要与大自然协调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