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48:07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1858年6月15日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1895年4月17日

材料四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1901年9月7日

请回答:

(1)指出四则材料各出自哪一条约?

(2)比较材料一、三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四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可知是《南京条约》,根据材料中的“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可知是《天津条约》,根据材料中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可知是《马关条约》,根据材料中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等信息可知是《辛丑条约》。(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相同点是外国人寄居通商口岸、开埠通商。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材料三中规定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3)四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联系所学,从《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津条约》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方面来回答。

(1)《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同:外国人寄居通商口岸;开埠通商。异:材料一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材料三中规定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