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题目描述

【题目】【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

图2 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历史上出现的国际秩序,都是在战争结束后由战胜国提出并建立起来的,反映了战后的力量对比,体现了战胜国的利益,因此新秩序建立的时间都较短。但是,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却并非通过战争,而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所以在两极格局崩溃后并没有战胜国与战败国的区别,国际主要战略力量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设想来确立新的国际秩序。因此,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充满矛盾和斗争。不管怎样,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

——曹胜强《现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中的两次国际会议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占据主导的是哪些国家?这一体系能否长久维持下去?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向战后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苏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当今“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美。不能。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国家利益冲突。1991年,苏联解体。 (3)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在和平环境下实现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两个会议和所学可知,两次国际会议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的控制国是英法美三国,华盛顿会议也有此三国参加,故占据主导的是英、法、美。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原因是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赃会议,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国家利益,二战时为反对法西斯,美苏结成同盟,二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反对共产主义,美苏关系从同盟走向对抗。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也就崩溃了。(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结束和以往的世界格局不同,它是在和平环境下产生和结束的,多极化格局也是在一个和平环境中产生的,所以新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