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文献通考》
材料二 盖不经军政时代,则反革命之势力无由扫荡。而革命之主义亦无由宣传于群众,以得其同情与信仰。不经训政时代,则大多数之人民久经束缚,虽骤被解放,初不了知其活动之方式,非墨守其放弃责任之故习,即为人利用陷于反革命而不自知。……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为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之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取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可知未经军政、训政两时期,临时约法决不能发生效力。
——1924年孙中山《制定建国大纲宣言》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英国、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英国
德国
国家元首名称
国王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①
国家元首的权力
②
掌握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
政府产生方式
首相组阁
③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④
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临时约法》面临的问题。孙中山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4)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四的表格中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答案解析
(1)“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得出:三省六部制。“具体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的角度说明。“基本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通过分散宰相职权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角度分析。(2)“问题”,根据材料二信息“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之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取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概括得出:宪法名存实亡、人民群众对临时约法存废的冷漠。“措施”,依据材料二信息“盖不经军政时代,则反革命之势力无由扫荡……不经训政时代,则大多数之人民久经束缚,虽骤被解放,初不了知其活动之方式”得出:经历军政以武力推翻反革命势力、经历训政以培养人民民主宪政意识。(3)“全新的政体”,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君主立宪制。“创新”,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是世袭,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德国政府由皇帝任命,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
(1)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由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使分别行使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特点:(通过分散宰相职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宪法名存实亡;人民群众对临时约法存废的冷漠;经历军政,武力推翻反革命势力;经历训政,培养人民民主宪政意识。(3)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4)①世袭②统而不治③皇帝任命④政府对议会负责
相关试题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下列项目准予在计
5999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依
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多选] 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在支付个人储蓄
(单选题)流通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
(单选题)根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
(单选题)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判断题】 混凝土的成分要满足技术规范、图纸
在航空运输市场上,买卖双方都接受的价格,称为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施行
下列不是肺静脉高压征象的是()。
验算桩端持力层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时,下述()
ISA总线的最大位宽是()
三极管的“放大”实质上是( )
小张连日来在炼钢炉旁工作,虽感疲乏,但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