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1:09:06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毛泽东在苏联同斯大林达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华协议,体现了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结合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从二战后美苏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政策等方面分析该政策确立的原因。(2)依据材料中“尼克松”、“决心伸出手”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结合所学从中美双方的综合国力、国际环境等角度说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3)依据材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可得出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等方面指出其影响。(4)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基本态度等角度认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1)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2)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认识: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外交政策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