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1:14:25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题目描述

【题目】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这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

(3)材料三中,美方是基于哪些考量主动与中方接触?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从材料中的“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可以看出,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联系所学可知,“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是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亚非拉国家的支持。(3)联系所学可知,美方的考量包括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劣势、国内经济滞胀和陷入越战泥潭。联系所学可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表现为中日建交,以及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4)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由敌视到合作。联系所学可知,中美关系变化的绝决定性因素是各自的国家利益。

(1)特点: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2)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3)美方: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劣势;国内经济滞胀,又陷入越战泥潭。意义:中美结束敌对状态,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重大突破: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实现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热潮。(4)变化:由敌视(遏制、孤立)——合作(友好、关系缓和);决定因素:各自的国家利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