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7:49:51

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持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

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3)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

答案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书院兴起的原因要分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国家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二是中国自身也有私人讲学传统。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回答出修身、处事、接物方面所要求的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内容。(2)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的变化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体现的是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和管理等。(3)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的变化主要从创办的是新式学堂、培养的是实用人才、并且还出现了留学教育、开始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方面进行论述,例如,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这个图片反映的就是留学教育的问题。(4)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就是回答出改革开放之后在教育方面的一些重大举措,例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1)原因:北宋重文轻武;私人讲学传统的影响。目标: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2)倡导经世致用;有浓郁的爱国意识;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干预;趋向应试功名。(3)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留学教育,开创近代教育先河。(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国家加大西部开发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