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的是谁?他们是哪国人?

(2)材料一中的“卫鞅”发动的这场变法运动的时间是?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法的相关内容。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变法的影响。

答案解析

(1)商鞅;秦孝公;秦国(2)公元前356年;地主阶级(3)废除井田制,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秦国国力增强,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根据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结合所学知识,“卫鞅”指商鞅;“孝公”指秦国国君秦孝公。(2)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3)根据材料 “‘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内容,根据材料“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内容。(4)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增强,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