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请在战国形势图上标出战国七雄名称。 

材料二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2)材料二是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中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何事?秦孝公的强烈愿望是什么?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3)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4)“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5)“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在战国形势图上标出。(2)“丑莫大焉”:土地被占,被中原诸侯国鄙视,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愿望:使秦国强大(3)“商君”:商鞅(公孙鞅、卫鞅)。(4)“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决裂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5)措施:奖励生产(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作用:激发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2)依据材料二“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孝公认为“丑莫大焉”的是土地被占,被中原诸侯国鄙视,在诸侯国中相对落后;使秦国强大是秦孝公的强烈愿望。(3)依据材料中“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4)依据所学可知,“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决裂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5)依据所学可知,“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奖励生产(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激发了生产者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军队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