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在外交领域劈波斩浪,到新时代习主席的外

题目描述

【题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在外交领域劈波斩浪,到新时代习主席的外交努力,无不证明文明因交流而精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会议期间发生的轰动最大的事件是周恩来就台湾地区局势发表的重要声明……粉碎了美国想利用它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来影响会议的阴谋……寻求团结和求同存异的精神,终于使会议克服了分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参加的是什么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  我们一道回味历史,以古鉴今,展望未来,决定中希要更加紧密地携手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双方尤其要加强人文交流,倡导文明对话,为推动不同文明和国家包容互鉴,和谐共处,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访问希腊时的讲话

(2)请“回味历史”,指出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在源头上有何区别。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应如何相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新时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会议: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作用:寻求团结和求同存异的精神,终于使会议克服了分歧;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或友好往来;促进了亚非人民的反殖、反封,反帝和反霸等斗争。(2)区别: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属于海洋文明,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属于大河文明;中国文明早于希腊文明。相处:①加强人文交流,倡导文明对话;②包容互鉴,和谐共处,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3)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时代: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会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寻求团结和求同存异的精神,终于使会议克服了分歧。”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努力终于使会议克服了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促进了亚非人民的反殖、反封,反帝和反霸等斗争。(2)希腊最早的文明生产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海文明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反映了西方海洋文明的特点。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和长江,属于大河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早于希腊文明。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可知双方应该要加强人文交流,倡导文明对话,为推动不同文明和国家包容互鉴,和谐共处,为促进世界和平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新时代我国的外交事业蓬勃发展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