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某中学七年级(10)班刚开学。班中出现乱丢垃圾、破坏公共财产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会议,各自发表了看法: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惩。罚值日或者罚款5元每次。

学习委员: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不能采取粗暴的做法。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据此回答:

(1)材料一是那位历史人物的言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在教育上还有哪些贡献?

(2)材料二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与弊。

答案解析

(1)孔子;“仁”;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无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2)劳动委员:法家的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学习委员:墨家的思想,代表人物,墨子;生活委员:道家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庄子。(3)利:促进了统一和民族交融;弊: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

(1)依据材料一子曰;“爱人“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仁”的思想,教育上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无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2)依据材料二“一定要严惩。罚值日或者罚款5元每次”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依据材料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不能采取粗暴的做法”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墨家的思想,代表人物,墨子;依据材料二“随他们去吧,扔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道家的思想,代表人物是庄子。(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利是促进了社会的融合,而使民族走向统一,旧势力的消亡和新阶层的兴起,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弊是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