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人类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刻思考。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人类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深刻思考。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刺杀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刊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梅,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道乡村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对我产生了影响。”

材料二  无数人是被用担架抬进来的,有几个会爬进里面,哀求我们对他们进行刻不容缓的治疗。晚上,死者就会被集中一处,然后,将他们并肩放入在战场上为他们挖好的葬坑中。德国人、奥地利人、俄国人,他们平静地躺在一起……

——(英)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  德、意、日法西斯轴心的最后失败,其决定因素在于,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军事合作……此外,全民的拥护,充分的精神动员,高度的爱国主义与无畏精神的发扬,则为反法西斯同盟夺取胜利提供了有效的精神保证。

——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材料四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有“UN”英文缩写的天蓝色钢盛或蓝色贝雷帽,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中国维和部队在圆满完成各种维和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传播友谊,为驻地建设勤奋工作。在经历14年内战的利比里亚,他们主动帮助驻地修建了数条主要道路,手把手地救老百姓种植水稻等,许多当地人把中国军人当作了亲人。

材料五  今天,在欧洲,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和期间,犹太民族饱受磨难,流离失所;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令人长叹。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摘自200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欧洲的二战反思》

(1)材料一中“刺杀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普林西普认为他“做了一件好事”,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普林西普的做法,并指出你对此类事件的态度。

(2)材料二中的“德国人、奥地利入”属于哪一军事集团?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罗荣果认为战胜法西斯轴心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证明(中外史实皆可)。

(4)材料四中的维和部队是根据哪一国际组织有关决议建立的?这一国际组织的首要宗旨是什么?结合材料,指出中国维和部队是如何践行这一宗旨的?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五中“普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1)萨拉热窝事件。爱国主义值得赞扬,但不能用恐怖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反对。(2)三国同盟。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3)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军事合作。《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中国远征军;诺曼底登陆等。(4)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传播友谊、为驻地建设勤奋工作、帮助驻地修建道路、救老百姓种植水稻等。(5)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刺杀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的刺客普林西普……”可知,它就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应这样评价普林西普的做法,爱国主义值得赞扬,但不能用恐怖手段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反对这种行为。(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无数人是被用担架抬进来的,有几个会爬进里面,哀求我们对他们进行刻不容缓的治疗……死者就会被集中一处……并肩放入……葬坑……”可知,“德国人、奥地利入”属于三国同盟。战争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德、意、日法西斯轴心的最后失败,其决定因素在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有效的军事合作……”可知,根本原因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军事合作。它们的表现有,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到1945年,中国远征军;1944年诺曼底登陆等。(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维和部队……中国维和部队在圆满完成各种维和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传播友谊……帮助驻地修建了数条主要道路,手把手地救老百姓种植水稻等,许多当地人把中国军人当作了亲人”可知,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派遣。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中国维和部队是这样践行宗旨的,圆满完成维和任务、传播友谊、为驻地建设勤奋工作、帮助驻地修建道路、救老百姓种植水稻等。(5)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